一、系统性风险的涵义
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微观层面的定义由夏普(William Sharpe)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首次提出,即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不能通过分散投资予以消除的风险。而从宏观角度看,根据某一风险因素对资本市场影响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可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普遍关注的风险类型为资本市场宏观意义上的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在2009年向G20财长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将“系统性事件”定义为“由于金融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受损引发的金融服务功能扰乱,并且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风险”。该定义反映了系统性风险的关键特征:扰乱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机构行为的负外部性[1],以及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于2011年发表的题为《消除系统性风险:证券监管者的角色》的讨论稿中提出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系统性风险是指单个或一系列的事件或行为对金融系统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可能性”,并特别指出“在资本市场中,系统性风险不仅限于突发性的灾难事件,还可能表现为市场信任的逐渐侵蚀。”
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于2013年12月24日发布的《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研究报告》中提到“证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对证券行业造成了全局性影响、严重阻碍了其资本市场中介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后果的风险事件”。
结合以上关于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系统性风险可以定义为:
资本市场中的风险因子,经过积累效应和传导扩散后,引起整个资本市场功能紊乱,进而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风险事件。
二、系统性风险的特点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中就隐含了其特点属性,如影响范围的全面性、负外部性、影响实体经济等,除此之外,系统性风险还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流动性改变
流动性是金融市场的命脉,也代表着市场的参与资金。近年来,资本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这一趋势意味着企业更容易受到流动性改变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逐渐累积、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容易导致市场参与者加速退出市场,甚至造成流动性枯竭。此外,资产价格的下跌也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恶化,市场的下跌导致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加剧其出逃意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二)传导性
系统性风险具有极强的传导性,其传导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内部,还可以是金融机构、市场间,甚至突破金融体系边界传导至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状态基于市场信息的更新自动调整,这种调整过程对市场本身的运作是必要的,然而当危机发生时,这些调整同样会加速系统性风险的蔓延。另外,信息媒介也是资本市场风险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它与直接的金融风险冲击一样具有毁灭性。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会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将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而宏观经济的波动又会反过来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破坏力。
(三)与投资者风险偏好直接相关
系统性风险在发展演化成危机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投资者信心的逐渐丧失,具体表现为投资者对市场的悲观预期可能引发大量的资产抛售,撤回现有的流动性支持,造成流动性枯竭。但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并不都是投资对象状况恶化的原因,也可能只是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或者情绪的变化。
(四)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规律对于系统性风险并不适用,其风险与收益存在极不对称性,系统性风险能够导致社会财富的流失,并对实体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1] 系统性金融风险“负外部性”特征指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是某一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性的累积,是个体金融机构或其行为的风险溢出,在金融系统崩溃之前,单个金融机构并不为这种风险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当金融系统崩溃之后每个金融机构都将付出代价。
评论